在小学生作文中,有一类题目就是写第一次干什么,比如第一次学做饭,第一次戴红领巾,第一次独自上学,第一次骑自行车等等。实际上这个题目和我学会了什么的作文,是可以相互替换的。而且在小学语文五年级的单元习作中就有我学会了这样的作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写一篇《我第一次表演》。
一、开头,写个引子,把第一次和表演都提到,注意点题
写第一次做什么,开头可以很平常写写第一次总会有困难,然后克服就可学会等等用一句概况一下。重点是要和你写的主题相联系,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做什么事,总会有第一次,当你怯生生地开启第一次的时候,不用发愁,不用气馁,总会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强,就像我第一次学表演一样……
二、记述事情要注意写清楚场景、人物和人物活动
写事情要注意写清楚事情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虽然不必一定要六要素齐全,也不必一定要很机械地罗列,但重要的要素一定要表达出来,目的也是让读者能看明白。
记得有一年的六一儿节,学校要进行文艺汇演,要求每个班出一个节目。我们班集体商量了一下,决定演一出卖西瓜大叔拾金不昧的故事,这是我们当地发生的真实的事,报纸上曾做过报道,我们计划自己编导演出来,让同学们都能身临其境地接受一次美德教育。老师让我演主角,就是那个穿着很邋遢的农民的叔叔,虽然自己一天卖西瓜赚不了几个钱,在拾到一个钱包时,里面鼓鼓囊囊装着一叠大钱,但依然不为所动,最终送还了失主。
另外情景描写要真实,即使语言表达不生动,起码看起来不是假假的。如下面在写第一次吆喝时,不知道说什么,只想到了一句“买西瓜罗”,就把作者缺乏生活经验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因为一个小孩子,不会关心和注意这些,所以这样吆喝让人觉得还是真实可信的。然后在去了菜市场以后,小贩的吆喝也很真实,因为大致就是那样吆喝的,如果真的听过的人,一听就觉得切实如此。这就是情景描写的真实性,其他方面也是这样。如同学笑我像呆子,而老师却是给我出主意,这就是不同身份人的不同表现,如果把老师写得像同学一样,那就太不为人师表了。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表演,心情特别紧张,再加上这是我们自己编的剧本,难免有些粗陋。记得第一次排练时,我坐在一堆道具的西瓜前进行吆喝。可我哪里懂得吆喝,不过为了增强戏剧效果,不至于看起来傻傻的,这吆喝的戏还得唱一下。于是我就直愣愣地喊着:“卖西瓜罗,卖西瓜罗,卖西瓜罗。”同学们全笑起来,说我木讷得像呆子一样。
老师也笑了,就给我出主意:“明天周末,去菜市场实地看看去,咱们不要在这里闭门造车,这个任务能不能完成呀?”我点点头,老师的话在我们心中那就是圣旨,所以我很乐意去做。
到了第二天,我求着妈妈带我去了菜市场,那里热热闹闹,人特别多,各种水果、蔬菜、肉食、水产品应有尽有,吆喝声,讨价声此起彼伏。前面就是一个卖西瓜的摊位,绿油油的大西瓜一个个滚瓜溜圆。摊主正好刚切开一个,一边用塑料膜包起来,一边吆喝着:“新疆的大西瓜,刚拉回来的,保甜保沙,不好吃不要钱,快来买了。保甜保沙,不好吃不要钱。”我恍然大悟,这不正是我所需要的东西吗?听到这儿,立即打开妈妈的手机录了下来。
三、结尾给读者保留意犹未尽的感觉,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周一课余时间,我们又进行排练,我扯开嗓子,绘声绘色地喊开了:“快来看,快来尝,刚到的新疆大西瓜,保甜保沙,不好吃不要钱。”同学们一个个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老师也赞许地微笑着……
在写结尾的时候,有话不说尽,这就解决了不会写,不好写的问题,一方面的确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这样的方法应该尽快学会用足。
另外这类题材的作文,要作为一个必备的素材,储存在自己的头脑中,常常会写到。下次再写时,直接拿起来加工,精益求精,不断打造精品作文,对于整体提高自己的写作标准很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