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医线霖距离|被喷嚏和眼泪“追杀”的患者纷纷涌入过敏诊疗中心,脱敏治疗能否“拯救”他们的春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9:12:00    

春回大地,活跃的不仅有复苏的万物,还有各种花粉、尘螨、漫天飞舞的毛絮絮……怎样抓住造成过敏的“元凶”?如今又有哪些好办法对付过敏呢?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走进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过敏诊疗中心。在这里一拨又一拨的患者倾吐着最美四月天的苦楚,也寻找着继续热爱春天的答案。

考验:最美四月天,“过敏人”的难受无上限

大清早,在江苏省人民医院门诊大楼,熙熙攘攘的患者正等待就诊、排队检查。记者注意到,位于五楼的过敏诊疗中心也不例外。

戴着口罩的57岁南京市民老林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挂了过敏诊疗中心的号。“以前还好,就这几年开始的。”正向记者吐槽着,老林又没忍住抽吸几下鼻子。“总觉得痒痒的,很容易打喷嚏。越来越严重搞得人特别难受唉,这才想着来医院看看。”

如果说老林是过敏中心的“新面孔”,那么三十出头的魏晓舟反而是过敏的“老江湖”了。“春天对万物而言是复苏的时节,但对我来说就是准时准点的浑身过敏报到。”

魏晓舟回忆,被过敏“盯上”可以追溯到少年时期。每当自己相约小伙伴去户外玩耍,第二天紧接着他就会冒出皮肤瘙痒、红疹、喷嚏不停、鼻涕不断种种症状。成年工作独居后,过敏的症状依然没有放过他。加上因为喜爱猫咪养了一只可爱的布偶猫,长毛的“毛孩子”让本就敏感的魏晓舟过敏症状更加“雪上加霜”。

图源 视觉中国

老林和魏晓舟不过是这个诊疗中心的缩影。在过敏诊疗中心记者看到,无论男女老少,皆是受到了各种各样过敏原的“无差别攻击”。在“过敏星人”看来,突如其来的狂打喷嚏、狂流鼻涕,此番熟悉的感觉也让他们知道“春天已经来了”。

换言之,过敏性鼻炎成了比天气预报更灵敏的“报春信号”。而这样的感叹也让过敏诊疗中心主任程雷连连点头。程雷告诉记者,每年春分过后,都能明显感觉到中心就诊患者的攀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约有4亿人患有过敏性鼻炎,3亿人患有哮喘。近年来,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攀升,目前估计患病人群已超过2亿。

点刺:一场皮肤上的“过敏原迷你乱斗”

“医生说我这种情况需要先查查看过敏原。”老林表示,第一次来医院正儿八经地看过敏这毛病,他怀疑过“毛絮絮”,怀疑过尘螨,也怀疑过花粉。可谁是“真凶”?医生告诉老林,可以选择点刺试验或直接抽血检查过敏原。因为前者出结果用时更短,老林果断选择了点刺试验。

过敏诊疗中心有一间检查室,两三位患者正撸起袖子,裸露出左上臂皮肤,展开这场吸入性过敏原的“迷你乱斗”。主管护师唐源熟练地先为他们进行皮肤划痕测试,排除皮肤划痕症的干扰,以确保过敏原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测试后,老林的手臂也被贴上了特殊的点刺贴。

记者发现,这两个巴掌大的点刺贴均匀分布着16个小格,均有特制超细点刺针。唐源介绍,其原理是让14种包含花粉、尘螨、猫毛狗毛等“嫌疑犯”同时挑战免疫系统,看谁最先“破防”。同时,设置有阴性格和阳性格用以对照。

“疼是不疼的,但感觉有点痒痒的,像被蚊子叮了一小下,不明显。”等待反应的时间就像“开盲盒”,在倒计时15分钟严格地静置后,老林迫不及待地扒拉着自己的胳膊。唐源仔细地拿着游标卡尺进行了测量。令老林感到有些遗憾的是,直径最大的风团竟是阳性组胺液对照组。也就是说,在皮肤点刺试验的14种吸入性过敏原中,老林都没有明显过敏反应。

“这样的情况也是常见的,有可能是罕见过敏原。最好的方法只能对症治疗,也就是用一些抗过敏药物比如局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和抗白三烯药物等。”唐源安慰着老林解释道。

共处:“过敏”VS“脱敏”,别让过敏毁了享受春天

“你的春和景明,是我的氯雷他定。”一句网络热梗,道出了不少“过敏星人”的心酸。魏晓舟告诉记者,自己这样的“老过敏人”早已习惯在每年可能要开始过敏前就预防性地吃药。“很多患者一来就跟我们倾诉,不敢外出不敢踏春赏花。”对此程雷建议,过敏患者还是要尽早治、积极治。“很多老病人都形成习惯了,每年要不就是春分前,要不就是清明前,抗组胺药物肯定是要用起来的。”

图源 视觉中国

作为在过敏领域钻研多年的变态反应学科专家,程雷直言,近些年欣喜地注意到越来越多人意识过敏疾病诊治的重要性。2025年2月最新发布的《健康中国战略之慢性病综合管理蓝皮书(2025年)》中,过敏性疾病被纳入八大慢病之一。“早在2022年,为了让更多受到过敏摧残的患者能够得到一站式诊疗服务,江苏省人民医院就正式成立过敏诊疗中心,整合耳鼻咽喉科、呼吸内科、皮肤科、儿科等专家资源形成联合门诊,通过创新性的平行交叉排班,让每位患者都可以找到自己想看的专科和专家。”程雷介绍。

也就是从那时起,魏晓舟成了过敏中心的“常客”。“谁不想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出去走走看看呢,我还这么年轻,不能让过敏毁了享受春天!”在测完是花粉过敏后,魏晓舟几年来先后积极尝试了药物治疗、脱敏治疗。

据了解,脱敏也就是过敏原特异性的免疫治疗,是一种对因治疗的方法。通过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两种方式给予患者逐步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诱导机体免疫耐受,使患者再次接触相应过敏原时症状会明显减轻,甚或不产生临床症状。“脱敏其实就是人为摄入高浓度过敏原嘛,一开始我也有些担心会反应大,没想到几次治疗后感觉还不错,说实话今年的症状也没那么明显了!非常期待真正产生耐受的那一天,我可以不过敏地回归到自然界。”魏晓舟信心满满地说。

与此同时程雷告诉记者,最近对抗过敏也有了些新动向。比如生物制剂也就是所谓的单克隆抗体的出现和应用,使常规药物控制不住、临床表现严重的患者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专家强调,对抗过敏从来就不是一场“单打独斗”。“随着大家对于过敏性疾病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信我们的诊疗水平也会持续提升。通过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患者教育,‘四位一体’齐头并进,帮助更多患者应对过敏性疾病顽疾。”

【过敏小课堂】为啥好好的人突然就过敏了?这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过敏,在学术上更为专业的名称叫变态反应。程雷主任详细地介绍,变态反应又可以分成四个类型,最常见的是第一型即由IgE免疫球蛋白介导的超敏反应。“IgE增高的人当然容易发生过敏,但不是所有的人马上就会出现过敏,我想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专家介绍,人在过敏原中慢慢暴露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进一步激活炎症细胞,导致了临床症状的产生。

也就是说,“过敏”其实可细分为致敏阶段和效应阶段。致敏阶段意味着身体处在过敏状态了,但不一定有症状;而效应阶段则是指临床症状突然暴发。“有的人感觉我昨天还没症状,今天怎么一早起来就难受,我想可以用这个原因来解释。”

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患者感受到:过敏原暴露中反而不过敏了,这又是何原因?对此专家解释,部分患者可能由于高浓度的过敏原暴露反而产生免疫耐受,但与机体免疫机制相关,大多数人达不到这样的状态,仍需要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与过敏“战斗”。

“除了尘螨、风媒花粉,这些年过敏原也有了新变化。比如饲养宠物的人特别多,这就导致房间里宠物毛发、皮屑浓度特别高。以猫毛过敏为例,发病率对比十年前翻了两番。”程雷主任再次提醒,过敏不容小觑,不但可能引起过敏性鼻炎还会引起哮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