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毛孩子”坐高铁,在细节中寻求最优解|新民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9:36:00    

4月8日起,京沪高铁部分车次启动了宠物托运服务试点,铁路12306也同步上线“宠物托运”功能,旅客提前2天及以上预约,成功后持身份证件和有效期内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即可同车托运1只家养宠物。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广泛讨论,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持反对意见。此前已有全国首家宠物候机厅,民航、铁路都在试水“宠物友好型”出行。近年来国内养宠人数逐年递增,《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全国城镇地区宠物数量超1.2亿只,宠物市场规模超3000亿。

对许多养宠人来说,宠物是朋友也是家庭成员。如何携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始终困扰着无数养宠家庭。逢年过节,主人暂离居住地,不得不将宠物独自留在家中或者寄养在宠物店,这种被迫分离令人揪心。当“宠物家庭成员化”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携宠出行的需求早已不是小众的个性化需求。此次高铁试点宠物托运,可以说是回应民意的贴心之举,不仅彰显人文关怀,也进一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高铁宠物托运采用的是“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模式,而非人宠同车厢。宠物安置于专用运输箱内,与旅客车厢完全分隔。运输全程由工作人员定时巡检,宠物状态全程可追踪。托运人不可中途探视。每趟运输结束后,工作人员将对使用过的宠物箱进行即时消毒,列车抵达终点站后,还会对快运柜进行清洁消毒。细致的举措,解决了此前网络调研中较为集中的争议,铁路部门突破传统服务的勇气及与时俱进的姿态值得点赞。

然而,任何创新服务的落地都需经历实践检验,要做好宠物托运还有更多细节考验。例如,专用宠物箱的尺寸限制,让大型犬和犬主人望而却步。全封闭车厢的特殊环境是否会导致宠物产生应激反应,空气循环系统是否符合要求,长达数小时的运输过程主人无法探视带来的焦虑等,都可能成为潜在问题。毕竟“毛孩子”坐高铁,不只是出个门那么简单,不仅要管得住,更要服务到位,种种细节都会影响行程体验。

与此同时,高铁是全封闭车厢,对气味等高度敏感。有人怕猫毛满天飞,有人怕狗叫,宠物上车是否会影响普通乘客的基本权益?这也正是持反对意见的乘客普遍担忧。宠物友好不能“独宠”一方,既要让养宠人和毛孩子无忧出行,也要保障普通乘客的应有权益,如何平衡好,让大家都舒坦,是对服务能力的极大考验。因此,在试点过程中不妨多问问民意,听听民声,在不同利益诉求中,不断摸索、实践,寻求最优解。

有网友写下这样的留言:“看到高铁推出这样的服务,心里暖暖的,我也想养宠物了。”从群众需求的小切口出发,做出服务大提升,高铁试点宠物托运开了个好头,让我们看到了传统交通运输行业在创新发展中的无限可能。当列车载着人与宠物各自安好驶向远方,这样的人宠双向友好,或许正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最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