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智驭未来——天河区算力资源供需对接专场活动”在天河智慧城举办。活动中,政企及行业协会齐聚一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数字中国”战略部署,加速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算力资源高效配置与产业协同创新。

政府搭台多方共议
推动算力从“资源”向“价值”转化
活动上,区科工信局对《广州市天河区促进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进行深度解读,从支持创新联合体建设、推进开源技术发展、打造公共智能算力中心、强化算力要素供给、激励智能算法研发、完善数据要素体系等方面为参会者提供了清晰的政策导向,展现天河区全力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先行示范区。
在核心推介环节,中国联通广州市分公司、中国电信广州天河区分公司、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广东浩云长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品高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晟阳算网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算力服务商集中展示高性能计算集群、弹性云服务、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等前沿产品。

随后,共青团广州市天河区人工智能产业链工作委员会企业代表广州舜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的算力需求作发言。舜飞科技表示,当前AI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各领域对算力资源的需求持续攀升,需构建更加高效、灵活的算力供给体系。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搭建的对接平台,促进算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与会企业围绕技术协同、资源共享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多家企业表达了未来合作意向。本次活动为算力供需双方搭建了高效的对接平台,有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为构建开放共享的算力生态奠定良好基础。
天河区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既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实践,更是推动算力从“资源”向“价值”转化的关键一步。希望供需双方深入对接,挖掘更多“AI+”场景,让算力真正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新引擎”。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天河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河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共青团广州市天河区委员会共同主办,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共青团广州市天河区人工智能产业链工作委员会、广州市天河区软件和信息产业协会联合主办,时代E-PARK(天河)支持。汇聚相关政府单位、行业协会及上下游企业代表,搭建算力供需对接高端平台,为天河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算力枢纽注入新动能。

点燃算力新引擎
打造面向人工智能企业的高效算力服务平台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做强做优人工智能产业是天河区建设“12126”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之举。
近日广州市首批“人工智能+”典型案例揭晓,天河区9个案例上榜,占全市近三成,涵盖AI+医疗、AI+制造、AI+城市、AI+农业等多个领域。
作为创新强区,天河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深厚、要素集聚。网易、小鹏、UC、佳都、冠岳网络等5家企业的6个大模型通过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趣丸等43家企业的57个算法获得国家网信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离不开算力基础设施的支撑。国家已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出台《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动算力资源高效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
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实现全国第一、全球领先。广州市以创建全国领先的智算之城为目标,大力实施数智创新计划,正加紧制定算力创新应用政策,降低中小企业用算门槛。

天河区作为广州经济第一大区,也着力打造面向人工智能企业的高效算力服务平台,实现算力资源便捷调用,满足金融证券、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等不同应用场景对实时算力的低时延需求,助力人工智能企业创新突破。
去年,通用人工智能与工业融合创新中心广东分中心、天河智算中心・亚太信息引擎智算核心枢纽、天河区人工智能大模型概念验证中心正式揭牌,三大中心同日落地广州天河,打造天河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目前,天河内已建设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中国移动南方基地、电信亚太信息引擎等公共算力中心,为区内有算力需求企业搭建对接平台,丰富算力资源选择。同时,天河区内有浩云长盛、品高、晟阳算网等算力服务商,为企业提供算力服务器、云服务等算力支撑。
在政策支持方面,天河区率先出台《天河区促进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围绕人工智能“黄金三要素”,对智能算力供给、智能算法研发、完善数据要素体系等给予支持。
本次活动是天河区探索算力资源高效配置、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尝试,将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天河区将持续推进算力产业布局优化,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和服务机制,着力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
南方+记者 郭苏莹
【作者】 郭苏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