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院线电影《开心岭》在青海省西宁市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举行开机仪式。这部以高原铁路信号工为叙事核心的现实主义题材力作,正式翻开了雪域高原上两代铁路人坚守与传承的动人篇章。

三大“硬核”亮点抢先看:打造工业题材精品力作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高原铁路信号工的院线电影,《开心岭》主要体现了以下三大“硬核”亮点:
题材突围:瞄准“云端天路”背后的无名英雄,首次将镜头对准海拔4200米的“开心岭”信号工区,揭秘铁路系统“神经末梢”的守护传奇。影片通过复员军人第五小军(卢祈炽饰)与铁道兵出身的老信号工杨震山(巫刚饰)的师徒羁绊,串联起暴风雪抢险、狼群夜袭、设备升级等真实事件,展现极端环境下的生命韧性。
实景实拍:剧组将全程在青海高原取景,直面极寒、缺氧、强紫外线等多重挑战,真实还原高原铁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奋斗现场。总编剧孟广顺透露:“我们不仅要拍暴风雪封山的震撼场面,更要捕捉信号工在零下30℃检修设备时睫毛结霜、工具冻黏手套的细节,让观众透过大银幕感受‘坚守’的重量。”
精神传承:以“军号”“工作日志”“信号灯”为核心意象,构建两代铁路人的精神图谱。老铁道兵杨震山用三十年日志书写责任,退伍军人第五小军在风雪洗礼中接过信仰火炬。影片还融入了“妻子病逝隔阂”“伙伴牺牲”等情感支线,让宏大叙事与个体命运交织共振,既有高原硬汉的铁骨,也有普通人的温情。

行业大咖共话“天路精神”传承
开机仪式上,国铁集团宣传部副部长厉于表示:“《开心岭》的创作拍摄,将填补高原铁路题材的银幕空白,让铁路人的精神与信仰,借助光影的力量代代相传。希望主创团队在拍摄时深入挖掘精神内核,通过人物刻画和故事讲述生动阐释,展现青藏精神的历史价值和时代内涵。”
国家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表示:“我曾是一名铁道兵,对于这条铁路的建设历程,每一个艰辛的瞬间都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这部电影,是无数铁路建设者无私奉献与巨大牺牲的生动写照。他们挥洒的汗水、付出的心血,甚至献出的宝贵生命,都不应被遗忘。拍摄这部电影,就是向这些伟大的建设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中影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焦宏奋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开心岭》的现实意义。他表示:中国铁路建设意义非凡,是中国发展的有力见证。作为电影工作者,他深感当下电影行业挑战巨大,期望《开心岭》能发挥大银幕优势,为观众留下美好记忆,推动中国电影类型化创作。
主创揭秘:巫刚卢祈炽上演“硬核师徒”开机仪式现场,“老戏骨”巫刚与新生代演员卢祈炽的“师徒组合”备受关注。巫刚坦言:“杨震山这个角色让我想起老铁道兵,他们把青春埋进铁轨,把孤独酿成信仰。在体验生活中发现,这些高原信号工个个都是‘高原硬汉’,工具箱很沉,有时候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4200站点的信号工每天作业都要背着氧气瓶。希望能够通过我塑造的杨震山这个角色,让观众看到信号工爬冰卧雪的真实状态。”卢祈炽则分享角色挑战:“第五小军是带着失恋创伤来到高原的,他的成长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精神的蜕变。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被狼群围困的夜晚,杨师傅用军号吓退狼群,那个瞬间我突然明白:军号里吹的不是声音,是两代人的坚守传承。”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馨月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