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上,武汉华中数控发布全球首台自主学习智能数控系统——华中10型。这套融合AI芯片与大模型的“最强大脑”,让中国高端机床站上世界之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机床则被誉为“工业母机”,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几乎所有的工业产品部件,都需要用机床来生产,所以又被叫作“制器之器”。
而数控系统是工业母机的“大脑”。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华中10型横空出世,提振士气!
颠覆性突破:当机床会“思考”
“请编写一个直径10厘米的叶轮程序。”展览会现场,华中数控展示了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的智慧能力。
AI助手秒回代码,直接驱动机床开干。
这可是全球独一份的“机床超级大脑”!
华中10型把指令域大数据、数字孪生全揉进数控系统,让机床秒变“学霸”,能自己感知、学习、互动。
牛在哪?硬件上,AI芯片+智能传感搭起“神经网络”;软件接入大语言模型,靠300万组数据疯狂“刷题”,工艺优化快到毫秒级。以前机床只会听话干活,现在直接升级成会思考的“技术咖”!
“‘华中10型’实现了数控机床从数字化革命到智能化觉醒。”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表示。

展会现场。
自主学习是数控机床智能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可以说是“灵魂”。
陈吉红介绍,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在融合建模方法、指令域大数据的自主学习机制、AI大模型垂直应用三方面实现创新。
其自动维修水准已超过三年工作经验工程师。
30年逆袭:不服这口气
机床还被印在第三套两元面值人民币上?对,没错!
新中国成立之初,研发制造自己的车床,是所有人的梦想。然而,工业母机“大脑”长期被德日垄断。
国产数控系统高端市占率不足5%,五轴联动等高端设备依赖进口。2018年,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华中数控,打响突围战。
国智中心副主任、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说:“冲破封锁线,我们不服这口气。”
从1993年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1型打破技术封锁,到华中8型在新能源领域批量应用,再到华中9型搭载AI芯片。
30多年持续攻坚,如今华中10型问世,实现人工智能在工业母机的系统性创新。
中国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直言:“人工智能将给工业母机带来历史性变革!”
下一个10年:借“智”超车
在应用端,华中数控已携手9家企业,推出11台搭载“华中10型”的智能机床,生产效率与质量显著提升。
卓尔集团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通过资金支持、资源整合,全力护航华中数控在人工智能与数控融合领域的探索。卓尔智造董事长阎志直言,民企要扛起突破核心技术的重任,将深化“华中10型”应用,还支持研发大型人形机甲机器人。
活动现场,湖北举办工业母机产业高地建设推介会,“华中10型”等三款湖北制造代表产品亮相。
作为工业母机重要基地,湖北凭借雄厚制造业基础与科教资源,接连出台产业发展方案,将高端装备列为重点集群。华中数控占据高中档国产数控系统大头,武重集团稳坐重型机床龙头,华工激光实现激光机床核心部件国产化。
周济院士强调,未来十年是智能数控机床发展关键期。
手握技术与产业优势,武汉工业母机产业正蓄势待发,向着全球赛道加速冲刺!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沈佩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