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期挥舞“关税大棒”,任意对贸易伙伴加征或威胁加征对等关税,不仅公然践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更是加剧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断裂风险,对世界经济造成广泛负面影响。美国关税战背后的单边主义与霸权逻辑,不仅破坏了国际经贸合作的信任基石,更反噬美国自身经济利益。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中国展现出强大战略定力和发展底气,坚定捍卫国际经贸秩序、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中乘风破浪,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美式关税霸凌:国际秩序的破坏者
美国发动关税战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根本性破坏。美国曾是多边贸易体制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动者,当前却以单边主义替代多边秩序,系统性地背离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规则,通过“对等关税”等单边措施,架空多边最惠国待遇原则,违背关税自由化承诺。这种“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的无理作派,动摇了“条约必须遵守”这一国际法基石,危害国际经贸秩序稳定。
美国发动关税战是对国际贸易体系的系统性冲击。美国试图重构“美式关税体系”,通过高额关税制造贸易壁垒,迫使全球产业链按照美国利益重新布局。这种关税霸权不仅直接扭曲全球供应链网络,更将引发从经济到政治的系统性连锁反应,导致全球贸易萎缩和经济增长放缓。根据世贸组织《全球贸易展望与统计》报告,美国关税措施将对全球贸易带来较大负面冲击。报告指出,基于截至2025年4月14日的关税政策,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预计下降0.2%,如果美国重新全面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加之各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跌幅将进一步扩大到1.5%。
美国发动关税战是对全球经济生态的持续性伤害。“关税大棒”将反噬美国自身经济,带来消费成本高企、金融市场震荡、产业竞争力受损等诸多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9个百分点至1.8%,在发达经济体中下调幅度最大。“关税大棒”违背全球价值链分工规律,无助于实现美国的制造业回流目标。特朗普政府在关税政策上的反复无常更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际信誉,全球供应链正在加速重组,更多国家开始考虑“去美国化”的替代方案。
中国高水平开放:应对挑战的坚定行动
面对美国掀起的单边保护主义浪潮,中国秉持“维护国际规则、坚定开放步调”,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战略定力与责任担当。中国不断扩大单边市场准入。《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确立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由2017年的93项大幅缩减至2024年的29项,制造业领域限制性措施清零,服务业开放水平不断提升。金融领域取消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寿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外资准入放宽。
中国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货物贸易实行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服务贸易实行以“既准入又准营”为基本特征、投资严格落实“非禁即入”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北京、上海、海南等自贸试验区(港)开展跨境数据流动安全管理试点,探索数字经济开放新模式。
中国倡导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贸易伙伴覆盖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有效对冲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险。
中国经济韧性:无惧风浪稳健前行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稳健前行,展现强大韧性。中国对外贸易保持稳定,“质”“量”双升。202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中国智造”、“绿色制造”加速出海,自主品牌出口扩大,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蓬勃发展,可数字化交付服务出口增速领先全球。
中国加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内需基本盘增强。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消费市场呈现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和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态势。广阔内需市场成为外贸企业坚强后盾。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有出口实绩的数十万家企业中,接近85%的企业同时开展内销业务,内销金额占销售总额的近75%。
中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2024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新三样”出口增长势头强劲,带动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取得新突破。新质生产力正重塑经济增长动能,推动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贸易保护主义没有出路。面对美国的单边霸凌行径,中国以稳定的政策环境、完备的产业体系、庞大的市场潜力、持续的创新能力为支撑,在压力下从容应对,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必将实现战略突围,推动全球经济迈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副教授 李思奇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