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智慧芽调研报告:超85%受访企业知识产权团队积极引入AI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2:35:00    

4月24日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智慧芽旗下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重磅发布《AI点燃知识产权生产力革命——2025年中国知识产权创新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基于科技企业IP负责人、研发高管及专利代理机构决策者的一线洞察,深度呈现AI在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落地路径与前瞻趋势。

报告显示,超85%受访企业知识产权团队开始积极引入AI;AI实现效率提升已成为超90%企业和专利代理机构的价值共识;在专利申请场景中,IP决策者高度期待AI能够赋能专利翻译等模块;在专利分析场景中,企业研发总更关注AI为技术查新所带来的赋能提效;展望未来,近70%IP决策者期待AI能高效完成专利查新、FTO分析等复杂业务模块;超42%的受访者预见AI有望催生新型IP岗位。

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陶栋艳表示:“过去一年,知识产权行业对AI的认知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从审慎的技术憧憬,迅速转向规模化应用落地。一场由AI驱动的生产力革命正在重塑行业生态。我们希望通过今年这份报告,为所有知识产权从业者,尤其是决策者,提供关键洞察,助力把握AI带来的变革机遇,赋能价值升级。”

超85%受访企业知识产权团队开始积极引入AI

行业对AI快速上涨的积极态度正迅速转化为实践落地。2024年,多达65.7%的企业IP(知识产权)团队仍处于“尚未考虑在专利场景引入AI”的观望状态,仅34.3%开始初步探索。一年后,局面发生颠覆式逆转,企业端的AI渗透率爆发式增长,积极在专利工作场景中引入AI的企业占比跃升至85.1%,涨幅高达50.8个百分点,展现出从“战略观望”到“抢滩布局”的认知跨越。

专利代理机构更是将AI视为“刚需标配”。调研数据显示,46.9%正开展小规模试点,50.0%处于内部讨论阶段,且已有3.1%实现规模化应用,这是专利服务主体在市场竞争驱动下的必然选择。

图1:当前中国IP团队在专利工作中运用AI的程度(来源:智慧芽)

超九成企业和代理机构认可AI带来的效率提升

报告显示,AI成为超90%IP团队的效率工具。在这一方面,企业和代理机构呈现高度一致的接受度:高达93.4%的企业IP决策者和93.9%的代理机构决策者表示,AI在专利工作场景中带来重要的效率提升价值。对比2024年,企业端的认同占比激增了24.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76.5%的企业IP决策者和68.2%代理机构决策者期待借助AI实现“技术驱动型”的降本路径。同样在提升质量方面,77.2%的企业IP决策者和59.1%的代理机构决策者,高度认可AI对专利工作的质量提升。

图:企业和代理机构对AI增效、降本、提质的认可度(来源:智慧芽)

IP决策者高度期待AI赋能专利翻译等场景

报告显示,在专利申请的各工作模块中,专利申请文本的翻译是当前IP决策者认为AI可以取之即用的主要场景。

专利申请占据了IP团队日常工作的最多时间,流程漫长,专业度高。完成一件专利的申请往往耗时数周甚至数月之久。此外,在跨国布局场景中,还需要叠加多国语言文本翻译、区域性法律差异适配等专业要求,形成跨技术、法律、语言的复合型工作流。

当前,AI翻译技术已进入成熟应用阶段,其核心能力神经机器翻译(NMT)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已接近人类专家水平。调研数据显示,企业IP决策者和代理机构决策者在AI赋能专利翻译上,给出了3.84分和3.98分的超高分(5分制),显著超过其他工作模块。

图:中国IP决策者在专利申请各工作模块上的AI赋能程度评价(来源:智慧芽)

企业研发总着重关注AI为技术查新的赋能提效

报告显示,在专利分析各工作模块中,企业研发总普遍比IP总更看好AI的提质提效能力。其中,研发总在技术查新分析上,看到了AI的显著赋能价值,给出了3.90分的最高分。

在调研访谈中,某受访者表示:“以往,发明人需要掌握复杂的检索技巧,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初步检索,如今借助AI工具,发明人只需清晰概述核心思路,即可快速启动检索流程,不仅大幅提升了发明人的检索效率,更显著降低了检索难度,使发明人能够将更多精力聚焦于技术创新本身。”

图:中国企业研发总和IP总在专利分析各工作模块上的AI赋能程度评价(来源:智慧芽)

七成IP决策者期待AI能高效完成专利查新、FTO分析等复杂业务模块

AI有望全新定义专业人士和专业工具之间的边界,近七成IP决策者判断,AI至少能高效完成一个复杂专利业务模块。其中,43.9%的受访决策者期待AI能完成专利查新、FTO分析报告、专利说明书撰写、专利预警项目等复杂专利业务模块。

另有22.9%的受访者设想更远,AI能独立完成若干业务模块串联的的完整工作流。比如专利申请,AI从撰写技术交底书开始,实现从技术方案到授权的全流程闭环。

据报告,IP领域AI工具提供者正通过AI Agent的方式,力图将这一期待落到现实,让AI从工具升级成“见习IPR”、 “资深专利专家”、 “超级知产助理” 。

图:中国IP相关从业者期待AI赋能专利工作场景的程度(来源:智慧芽)

四成IP决策者预见AI催生新型IP岗位

复杂的检索技巧、浩瀚的格式流程要求、深厚的诉讼专业知识。这些过往每个IPR依靠多年实战经验积累的隐性知识,都有望转化为AI内嵌的代码能力。

展望未来,40.5%的受访者感受到“AI取代IPR(知识产权人员)”的潜在危机。然而,80%以上的受访者更倾向于认同AI将赋能或增强IPR,将IP从业者从所有知识性、流程性、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同步发生的变化是,42.3%的IP决策者认同“AI可能催生新型IP岗位”。这意味着,IP职能之间、IP细分领域间的壁垒也可能逐渐消融,IP从业者可能不再分化为专利申请、专利分析、专利诉讼的细分工种,而会成为综合任务的超级管理者。

图:IP决策者对AI赋能专利工作后的工作模式变化设想(来源:智慧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