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群众性主题活动启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2:31:00    

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持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向城市文明建设拓展,上海市持续打造“人民城市文明风采”新时代城市文明建设的创新品牌和示范样本。自3月起,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市精神文明办在全市开展2025年上海市“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群众性主题活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战线以“一纲六目”为总体构架,聚焦“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主题,围绕城市精神的厚度、红色血脉的热度、服务群众的温度、传统文化的深度、先进典型的亮度、文明素养的高度等六个类目,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

本次活动是继2024年首届“人民城市文明风采”群众性主题活动的延续和深化。2024年,全市围绕“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主题,累计开展各类群众活动3.1万场次、覆盖人数逾3000万人次,呈现各方总动员、对象广覆盖、内容全包含、形式大荟萃、阵地多样化的鲜明特点,充分展现了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人民城市活力和人民群众热情。今年,活动将持续以“人”为贯穿始终的清晰主线,彰显“群众性”最鲜明特征,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服务供给人民,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精神滋养、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一是重参与,吸引群众“在场”。以城市全域为舞台,坚持群众在哪里阵地就到哪里,用好公园、商圈、社区、乡村等各类空间场景,囊括宣讲、集市、市民夜校、行走路线等多种形式,推动主题活动“破圈”“涨粉”。二是重感受,邀请群众“上场”。邀请基层社区居民、职工白领、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等走上舞台展示才艺,交流讲述共建共享人民城市的生动故事,弘扬城市精神品格。三是重需求,凝聚群众“气场”。聚焦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最后一公里”,以文化、体育、健康、科普等各类内容为市民群众提供丰富的选择空间,聚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

3月-10月,全市各区各系统和各相关单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发动各级各类精神文明建设主体,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精心筹划组织各类群众性活动共3012个,覆盖市、区和街镇三级,形成热在基层、热在群众的浓郁氛围。市精神文明办围绕主题,精选其中398个纳入上海市重点活动。其中,“城市精神的厚度”重点活动70个,“红色血脉的热度”重点活动82个,“服务群众的温度”重点活动81个,“传统文化的深度”重点活动60个,“先进典型的亮度”重点活动42个,“文明素养的高度”重点活动63个,全面展现了上海贯彻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展示城市文明的新进展新成效、市民的新形象新风采。

在主题活动期间,市精神文明办开展“城市文明开放麦”活动,作为贯穿2025年“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群众性主题活动的主线活动。活动将通过分级选拔、分类展示、专题发布的方式波次推进。全市各区各系统面向社会广泛动员,邀请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讲述交流参与城市建设的鲜活故事,通过举办“城市文明开放麦”区级主场活动,海选推出一批优秀的城市文明故事和讲述人;市精神文明办围绕“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六个类目,举办6场市级专场遴选活动,继2024年首批城市文明市民发言人后,推出第二批城市文明市民发言人;举办“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专题发布活动,邀请城市文明市民发言人走上舞台,现场讲述城市文明故事、展示精神文明建设风采,为人民城市建设持续涵养平和理性的社会心态、汇聚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

为动员更多市民群众积极参与活动,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市委宣传部协调央媒驻沪新闻单位和全市主要媒体,共同构建立体传播矩阵,推动活动与宣传同频共振、双向赋能。通过在全市主要媒体开设“人民城市文明风采”专题专栏,推出《城市文明开放麦》电视节目、《城市文明发布·听》电台直播访谈和故事展播节目,并发挥社交媒体、外宣平台等做好网络传播、对外传播等,持续加大主题活动的宣传展示力度,进一步推动上海故事出圈、出海,以城市文明程度锚定人民群众高品质幸福生活,以市民文明素养赋能人民城市高质量创新发展,积极书写“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上海实践。

编辑: 吴海平

责编: 李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