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山乡,机械轰鸣声与缝纫机嗒嗒声交织成曲……2023年以来,近3000万只“务川制造”球类产品从这里走向世界。

在务川自治县康鸿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排排工人正在流水线上有序作业。经过下料、印刷、装胆、缝制等8道严谨工序后,五颜六色的足球被逐一装箱,即将发往巴西市场。

“今年首月已完成46万只足球生产,目前订单稳定,预计全年产量可达500至600万只。”务川自治县康鸿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陈芳说。

务川康鸿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足球等体育用品的企业,为大坪街道移民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达200余个,2024年发放工资1000余万元。

“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缝纫工申满婵手指翻飞间,一块块足球皮革在针板上有序拼接。作为大坪街道易地扶贫搬迁户,这位曾经的深山农妇,如今已是流水线上的技术能手。每天清晨送完孩子上学后,她步行抵达车间,在缝纫机前完成足球的拼缝工序。

“园区现有5家球类生产企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为助力企业发展,当地成立专项服务专班,从政策对接、要素保障到问题化解提供全流程服务。”遵义市务正道煤电铝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管委会招商处处长田波兰介绍。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务川球类产业已形成集群效应,通过“小足球”转动“大产业”。
来源:今日务川
编辑: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