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写封信给定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1:22:00    







写封信给定西


写封信给定西,月光依旧朴素,尊崇一束春风的意愿,认领马家窑五千年前的胎记。

那时候,成群结队的鱼在这里遨游。洮河的浪花激荡着天边的云纹,化作陶土上的涟漪。

那时候,窑火正旺。漩涡纹以绝世惊艳的容颜定格。一同凝固的,还有博大的星空、风中的信物、翩翩起舞的女人。

那时候,辛店人声鼎沸,一尊黑陶鼓响遏行云,鹰隼俯瞰着寺洼,斑斓的纹路、精湛的技艺,笼罩着偌大的洮河盆地。




写封信给定西,将露骨山的雪线当作信纸。

高山杜鹃,是云的化身,或者骨殖的魂魄。她以露骨山主人的身份,把云的血浆染红界碑。

临近黄昏,足足有一百头白色的牦牛,奔腾而上,在海拔3906米处,用大地的修辞誊写青草和星辰。

雄鹰与雪谈判,贝母与高耸的恩情谈判。

风席卷着儿女情长的秋凉,正在长成新的嶙峋。

站在双石门,接纳一场洗礼,十万粒盐如同圣旨,迎出旭日,霞光满天。




写封信给定西,浓墨撞入生宣,喊一声通渭!霎时化作游龙惊鸿。

犁铧蘸饱春天最盛的阳气,抚爱一幅褪色的中堂。

笔锋扫过梯田的拓印。

这一竖枯笔,临摹出徐淑回赠秦嘉的帛书。

这一方墨锭,是三百年前的霜降封缄的诸侯。

大雪封印华家岭,一万缕墨气氤氲,弥散开来形成一架峰峦的脊椎。

牛谷河挥动狼毫,将温泉热腾的气息写成飘逸的飞白。

无数书生为之倾倒、为之挥泪!




写封信给定西,带着利剑和锄头,带着羊群、苍鹰,带着一万滴水的恩情,奔着星辰日月而去,奔着渭水之源而去。

鸟鼠山下,大禹的斧钺缄默。

此时,马放南山,人烟稀落。数以万计的泪泉倾泻而下,顿时春天苏醒,五谷萌芽。

为一场离乡的盛筵引以为荣,卜好吉时吉日,带上姓氏、籍贯、典籍与方言,一路奔赴与黄河的合卺。

这是一个极有隐喻的归宿,心若静,随时安顿下来。

一卷黄河安澜,一部民阜物丰。




写封信给定西,我们用方言给当归的每一缕根须,取好乳名。二郎山揣着一部被称作《岷归》的典籍,神采儒雅。

一曲花儿,化作嘹响的云。

一味温通经络的当归王,眼里写满调和与慈悲,沿着千里岷山,蜿蜒远行。

梅川客栈,一万匹唐朝的战马,走进镖局和茶仓。

闾井河急就一纸契约——汉中的茶叶十万斤,狼渡滩的星星十万枚。

一方洮砚签字画押。




写封信给定西,首阳山的云渐渐散去,顷刻间,一朵雄伟的莲花呼之欲出。

蕨菜的露珠垂下,像一颗颗仁义的钉子,落在《采薇歌》的谱子里。

石门夜月的暗影中,周武王的马蹄,走向征服的谶语。高洁的隐逸之士以救赎的姿态,迎风逆行。

超越海拔2400米,成就两座无与伦比的高地。一个是道德的高地,一个是君子的高地。

一个是伯夷,一个是叔齐。




写封信给定西,灞陵桥弓起脊梁,飞檐挑起六百年日月星辰。

清源河上,骆驼驮来盐和明朝的月光,飞马捎来帛书和民国的星辉。

灞陵桥,一部横卧的史诗,一段辉煌的茶马密语。

上千个榫卯纵横交错,精微间雕梁画栋。

十一组圆木悬臂,六十四根廊柱,十三间灰瓦廊房……

这是建筑学的精准度量,这是陇中文明的精神刻度。




写封信给定西,腊子口的绝壁是垂天的战鼓。

更喜岷山千里雪!峡口的风激荡着英雄的胸膛。二郎山巅,开颜阁热泪盈眶。

石碑高耸,那一年,战火熊熊,英雄挥刀上马。

那一年,雪还未消融,岷州三十里铺,北上的春天正萌发。

那一年,从维新中寨,到锁龙闾井,星星点火燃成熊熊烈火!

那一年,群山肃立,三千岷州儿女整装待发。




写封信给定西,陇西昌谷里,李贺劝尔一杯酒!合上书卷,眺望北关,面朝奔赴而来的月光、篝火,和青草葳蕤,然后沐浴、寻根。

在李家龙宫,校注八千卷前朝古籍,月光,照耀着李姓族人的宫阙和神祗。

我取出沸腾的心跳,在肥沃的渭河腹地,养一匹健壮的白马,南下闯关中,西去驮丝绸。

如今,我和通安古驿互为知己。

远行的驼队,马家窑的先民后裔,今夜安顿下来,像我花团锦簇的内心。






刘双隆,1988年生,甘肃环县人,现居陇西。甘肃省作协会员,陇西县文联秘书长,陇西县作协副主席。供职于陇西县巩昌镇人民政府。






来源:当归定西